我的工大梦
发布者:金涛   编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1日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梦想,我也一样。学生时代有一个求学梦。小学时想着长大后要上大学,那是一种单纯的梦想,只是简单地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学习好的表现;中学时,知道了大学还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便不服输地觉得一定要上重点大学,这也成为当时努力学习的力量;上了高中后,考上重点大学也升级为全家人的梦想。

高二的一次哈尔滨之行,成为影响我一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哈工大,校门前车水马龙的西大桥和主楼前坐专心看书的工大学生。一墙之隔,一动一静,仿佛喧闹世界中的一块世外桃源,这种强烈的对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从此,再想到大学时心里便浮现出哈工大的模样。

莘莘学子情,我的工大梦!

1998年,我如愿考入哈工大航天学院,开始了我的圆梦之旅。这一路,便是十二年。八十年校庆的时候,作为本科生的我冒着细雨坐在刚刚建成的体育场上,聆听着校领导介绍母校取得的成绩,仰望着主席台上众多的杰出校友,心中除了自豪之外,还产生了一股前进的力量。我也是哈工大的一员,我也要为这份辉煌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为了这个理想,大三分专业时,我选择了雷达方向,一路本、硕、博走来,有收获也有失望。当学习和科研遇到困难时,背后支撑我的还是这份梦想。为了这份梦想,走过寒冬腊月的北海军港,走过炎炎烈日的东海岸边,走过台风肆虐的南海岛屿,走过黄沙漫天的西北山上;为了这份梦想,曾在冰天雪地的野外中鏖战数月,也有过连续三天只睡半个晚上。这些别人眼中的辛苦并不值得我们抱怨,因为自强不息的哈工大人就是这个模样。

当我们的成果出现在珠海航展,当我们的设备列装在新型军舰上,当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傲立于群雄之中,当我们参研的新型武器飞驰在祖国蔚蓝的海上,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那个哈工大的梦想,我的梦想。

一转眼来到了九十年校庆,作为博士毕业生的我又一次坐到体育场,脑海中浮现出十二年中的一段一段时光。我在哈工大度过了我的青春岁月,是哈工大让我变得成熟和坚强。聆听学校取得的新成绩,感受着学校发展的蒸蒸日上,看着手中印着自己名字的毕业证书和科技进步奖证书,喜悦之外,心中还多了一份自豪,因为我也为哈工大的辉煌贡献了我的一份力量。

求学十二载,我的工大梦!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博士毕业的抉择路口。面对着就业选择,我并没有彷徨。多年的感情已使我深深地恋上工大这方热土,因为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工大人的心里。求学时是这样,工作时,还是这样。除了热情,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说到责任,就不得不感叹于榜样的力量,众多的老教师们用他们数十年的青春和汗水,树立了一个个认真负责的榜样。

还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课题组接到紧急任务来到某北方军港,厚厚的白雪早早地为大地裹上一层银装,瑟瑟的海风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也感到格外冰凉。为了试验效果,课题组成员们在岸边一站就是一个白天加半个晚上。正在南方出差的乔晓林教授听到实验的消息后,顾不得没有冬装,第一时间来到了试验场。试验场地处偏僻,并没有购物的地方,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就靠一件军大衣和一双棉拖鞋,带领大家打了一场胜仗。

正是在这些老哈工大人的身上,使我们看到八百壮士精神永在,豪情依旧奔放。只是那曾经的黑发已渐渐隐去,但白发在阳光下却更加闪亮。

在这种“铭记责任”的哈工大精神指引下,我们继续着前进的方向。教学中,每一堂课都像基本功大赛一样来准备;科研上,每个项目都争取要赢得漂亮。

伴随着这份梦想的也并不都是壮观和美丽,痛苦和汗水也是寻常。但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为了我的梦想,为了哈工大的梦想。

引领前行路,我的工大梦!

 


编辑审核: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