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学科设置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建于2002年。现有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该学科包括信息工程研究所、电子信息工程系等教学科研单位,现有教师14人,其中博导、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该学科是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重要培养基地。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生23人,本科生近400人。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本着“立足山东,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研方针,以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并转化为企业产品作为发展目标,以现代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以导弹末制导雷达技术、小型质谱仪技术和地震预报技术三大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十多项,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曾获航天部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在新体制雷达技术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小型质谱仪研制方面,攻克多重难关,重新设计制作离子阱质谱仪,满足航天和民用的相关指标;在地震预报方面,提出了采用高频电磁波探测电离层中地震电磁辐射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高灵敏度地震磁场观测仪原理样机的研制,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1994开始招收自动专业本科生2005年开始培养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3.6%。拥有检测与控制研究中心、复杂系统控制与仿真研究所、智能检测及控制研究所三个重要的研究机构。近年来,在武器系统可靠性与评估、数字医疗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先进控制理论、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等方向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在深圳、上海、山东等地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邮电、交通、电子、电力、石化、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教学、研究、开发、经营及管理等工作。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系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并招收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对应一级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二级学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系拥有一支具备较强实力的师资和科研队伍,目前拥有科研人员14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通信工程系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开展学科及专业建设,形成高层次办学体系,并在高频雷达、无线通信、通信网、电子对抗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专业发展特色。近年来,承担了包括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总参、总装等单位的国家级课题数十项,在很多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通信工程系拥有“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程控交换”等多个教学实验室,并成立了 “通信与电子对抗技术研究所”,为本专业学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以培养学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所需的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主干专业课程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系统与SoC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射频CMOS集成电路设计、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先进集成电路技术专题等。2005年与威海市政府联合成立了山东省省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国际微电子技术中心。主要研究方向:(1SoC设计方法学;(2CPU/DSP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3)嵌入式和应用软件;(4)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5)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6)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技术;(7)汽车电子。

 目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有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市科技攻关项目及横向课题。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于200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同时招收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所在的仪器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本专业通过学习数学、物理、光学、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传感、检测、控制、信息处理和仪器仪表设计等专业知识,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工程实践训练,培养系统掌握信息检测与处理、测试与控制、试验与验证、计算机应用、光机电一体化仪器工程等技术,能够从事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